春节后稻米巿场供应压力空前!
01
春节后稻米巿场供需基本形势
一、托市收购体量难达预期效果
截至1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604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223万吨。累计收购粳稻3355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008万吨。
最低价收购合计:1231万吨,籼稻收购即将截止,粳稻剩下的有效收购时间也很有限,托市收购的体量难以改变供需关系,特别是籼稻产区,如春节后国家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计划,新粮市场存量仍然庞大。
二、各级储备粮轮换销售出库
春节后中储粮和各地方储备粮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轮出销售计划将相继出台,各地用粮主体将陆续加工投放市场,届时稻米市场又增加强劲供应主体,销售端压力加剧。
三、20年库存急待消化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大企业2020年自存及委托储存的库存未及时销售,这部分库存由于2020年秋粮收购时成本价较高,21年春节后市场销售价格一路走低,部分企业一直观望待机,这批粮已经不宜继续储存,在2022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需销售完毕,否则将造成更大损失,这批粮有较大概率会以低价出售清盘,届时对巿场将造成较大冲击。
四、进口大米如高悬之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再创新高,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稻谷产量为2.13亿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
1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其中进口大米492.62万吨,同比增加69.19%。
在粮食丰产的情况下大量进口,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油脂和饲料缺口明显,另一方面如此大的进口增幅也说明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
五、春节后东北大米对南方市场仍可能形成一定冲击
目前由于托市收购支撑,黑龙江圆粒稻价格相对稳定,但长粒稻价格同比下降较多。根据市场调研,黑龙江圆粒稻元月份收购价2640元/吨左右,同比下降20元/吨;长粒稻2700元/吨左右,同比下降280元/吨,长粒稻受大米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降幅较大。
长粒米价格下降幅度同样明显,根据市场监测,元月份东北圆粒米出厂价格3600元/吨左右,长粒米出厂价格3750-3800元/吨之间,长粒米跟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900元/吨左右,二者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小,二月底托市收购截止后,受长粒米价格压制,短粒米的价格预计仍会有一定下行空间。
东北大米价格优势明显,春节后气温回升,南下运输畅通,对南方市场会形成一定冲击,特别是长粒米,较南方优质籼米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02
后巿走势分析
综合供需大势及需求微观层面的变化,国内稻米市场供需矛盾没有实质性改变,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很突出。
自2021年中晚籼稻新粮上市以来,市场需求呈持续疲软乏力状态,各级储备粮补库和多地启动托市收购对稻谷市场短期形成一定支撑,但毕竟储备粮轮入需求数量有限,而托市收购又有明确时间限制,加上种植户惜售等诸多因素影响,政策性粮食收购也只是需求的一部分,总体收购数量并不是很理想,还不足以改变供需关系,最大的需求还是由消费市场决定。
二、年货消化需一定时间
春节传统习俗,我国城镇居民均会多准备一些居家生活用品和食品,作为传统主食的大米自然也不例外,加上各企事业单位年终福利一般都是以米面油为主,还有政府救灾物资发放和机关单位及一些社会团体节日慰问活动,一般也是以米面油居多,这些生活物资都是直接到终端消费者手里,需要一定时间消化。
三、优质粮亦存在不确定性
新粮上市至春节前,在供需矛盾突出、市场持续低迷状态下,优质粮市场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状态,优质优价明显。春节后受大盘可能继续下行及东北长粒米低价南下影响,对南方优质籼米市场会产生一定冲击,无品牌或品牌溢值能力不强的企业,应控制库存规模,谨慎操作。
四、提防副产品价格波动
受饲料加工企业强劲需求拉动,及春节前食品加工企业备货需求量短期大幅增加等影响,大米加工各类副产品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春节后随着饲料加工企业需求量下降和食品生产企业产能恢复正常,副产品销售价格必将有所回调,稻米加工的成本则相应提高,各产区加工企业应密切关注。
综合各种因素,还有余粮未及时销售的种植户和经纪人,建议应择机及时销售,不宜继续持有;而对于稻米加工企业来说,笔者认为春节后还是以轻库存为宜,以销定购比较稳妥。
最后也顺势提及一下,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及消费形式多元化,我们的主食需求正在发生变革,这将长期影响口粮消费。
一、经济发展带动主食消费需求升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主食的诉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而且消费升级也更趋向多元化的特点,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肉、蛋、奶类的需求会持续增长,而对传统基础口粮米面的需求也自然持续减少,从而导致粮食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央视财经报道,饮食结构变化和人口减少,是导致日本大米消费量下滑的长期因素。目前日本人均年大米消费量只有50多公斤,比半个多世纪前减少了一半以上。
二、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经济和人口数据。全年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相比经济,人口形势不容乐观。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净增长数量持续大幅下降,必然影响主食和食物需求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主食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
以螺蛳粉为例,据广西柳州市商务局,2021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其中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超151亿元,同比增长38.23%。
随着各种各样的地方传统小吃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将对传统基础主食米面的市场需求份额造成持续替代性下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